李慕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获奖全是因为蚊子
小小的蚊子,尽管其貌不扬,但它几乎无处不在,疯狂叮咬人类。自有人类以来,小小蚊子曾一次又一次夺去了数以千计的鲜活的生命,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场战争的胜负、一项工程的进展。蚊子之所以如此厉害,倒不是它那根可怕的小针,而是它是传播疾病的“凶手”。蚊子最常传播的疾病是疟疾,这种疾病传播快,又比较隐蔽,常间歇性地发冷发热,大量破坏红血球,使人类的身体渐渐衰竭,直到死亡。
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如此惨烈,必然会引起科学家的关注,迄今为止,世界上至少有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跟蚊子有关,他们获得科学巨奖,多多少少都是因为小小的蚊子。
第一个因蚊子获奖的人
在这场人类抗击蚊子的生物战争中,首先应该提到法国军医拉弗朗。拉弗朗是法国一名普通医师,后来成为有名的寄生虫学家,并建立了热带医学实验室,对热带病,尤其对原虫病,包括锥虫病、利什曼病等疾病的研究有重大的影响。当然,这都是后话。
1878年,身为军医的拉弗朗被军方派到当时的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负责研究那里的疟疾。拉弗朗到了阿尔及利亚以后,不负众望,深入细致地解剖、观察了许多疟疾死者的尸体。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比较、仔细研究,终于确定了疟疾是由一种产生在患者红血球中的原虫引起的。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原虫是怎样到红血球里去的,又是如何由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的。
罗纳德·罗斯这个研究的接力棒,传到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手里。罗纳德·罗斯(1857—1932)是英国微生物学家、热带病医师,曾任英国利物浦医学院教授、伦敦英王学院医院热带病医师。罗斯的父亲是英国驻印度殖民地的一名将军,罗斯在印度出生,回到英国读完医学院以后,又于1881年回到印度行医,当时不管是印度居民还是英国军队,都被疟疾折磨得苦不堪言,所以罗斯十分注意研究疟疾。由于此时拉弗朗已经公布了自己的发现,罗斯便认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就应该是蚊子与原虫的关系。每天,罗斯在行医的工作之余,就是捕捉、解剖蚊子,他仔细观察了无数的蚊子,做了许多实验,终于在1897年8月20日,他有了重大发现。
正在叮咬的蚊子
罗斯在一种“按蚊”的胃里,找到了拉弗朗报告的那种疟原虫。1898年,罗斯成功地用“按蚊”胃里的疟原虫引发鸟类的疟疾,并且证实只有雌性“按蚊”才会传播疟疾。本来,他想用同样的方法引发人类疟疾,以便为他的研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惜没有成功。1899年,离成功还差一步的罗斯退休了。于是,他研究课题的最后一道接力棒,被一组意大利医生接了过去,他们证实蚊子在吸吮疟疾患者的血液时,把疟原虫吸到胃里,在叮咬健康人时,又把疟原虫注入健康人的血液里,使健康人患疟疾。
为了表彰罗斯的杰出贡献,1902年,著名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戴到他的头上。5年以后,曾研究过蚊子的拉弗朗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虽然相比罗斯的得奖,这个奖来得迟了点,但拉弗朗的功绩毕竟没有被埋没。
还有一位奥地利医生,名叫瓦格纳·贾雷格,获奖也跟蚊子有间接的关系。瓦格纳·贾雷格因为成功用疟疾发病时的高烧,来治疗第三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症,也意外地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瓦格纳·贾雷格生于奥地利。1880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83年在一家精神病院任职,从而对精神病学产生了极大兴趣。1887年他发表论文,建议在精神病患者体内感染疟疾以引起热病,起到治疗精神病的作用。不过,这种方法过于冒风险,所以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始终未曾试用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的人生2(快穿)》《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我在现代留过学》《山海提灯》《地主家没有余粮啦》《种花家的兔子[星际]》【追看书】《三塔游戏》《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庆余年:范府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