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华南猫王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学位于蔡河与汴京南城墙之间,御道的左侧。从周杰出来走到御道再往南,出了老城南门即朱雀门继续南行,过了横跨蔡河的龙津桥往东,就是太学,再往东就是国子监。太学与国子监之间为孔庙。孔庙门列二十四戟,中建大成殿,祀奉孔子,十哲配享,两旁彩绘孔子七十二弟子(贤)像,前代贤哲从祀。殿后有光尧石经阁,内陈宋神宗《易》《尚书》《诗》《左氏春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学记》《儒行》《经解》等刻石。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都要定期来拜祭孔圣人。

宋朝的太学学生分为三舍制,外舍、内舍、上舍。

宋徽宗崇宁年间,太学规模再次扩充,朝廷在京城南门外营建了新校舍,“为屋千八百七十二楹”,建筑形制外圆内方,徽宗皇帝赐名“辟雍”,专为外舍生之用。

外舍生共3000人,分为一百斋,每斋三十人。每斋设斋长一名,由该斋太学生担任。(斋,就如今天学校的教学班)

宋朝太学的主要课程是经义、策论、诗赋,学生可兼修法学(律学),并“早晚习射”。教学方式则采用分斋授课。

外舍生每月有一次“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按10%的合格率评分,其中合格的成绩分为三等,第一等一般空缺,第二等的第一名给3个学分,第二名给2.5个学分;第三等的第一名给2个学分,第二、三名各给1.5个学分,第四、五名各给1.3个学分,其余的各得1个学分。

每个季度,积分最多且没有违纪记录的若干名学生,将获得一次季度校定。到了年终,获得三次以上季度校定且积分最多的若干名学生,可以得到一次年度校定。

每年二月下旬,太学外舍还要举行一次由礼部派员主持的考试,叫“公试”,“初场以经义,次场以论、策”。公试合格的成绩分为五等,第一等通常空缺,第二等“约四十人取其一”,即录取率只有2.5%,入等的学生各给3个学分;第三等“约二十人取一”,录取率5%,入等的学生各给2个学分;第四、五等“约七人取一”,录取率大约14%,入等者各给1个学分。

凡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本年度公试得3个学分以上的外舍生,可以升入内舍;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且私试积分名列前三(积分不得少于8分)的三位外舍生,可以免公试,直接升入内舍;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获得年度校定、本年度公试得2分的外舍生,暂时不能升级,但次年公试如果能再得2个学分,便可升为内舍生;入读时间不少于一年、上一年未获年度校定但本年度公试3分以上的外舍生,不能升舍,但只要他在今年的两次私试中各得3个学分,也可以升入内舍。

内舍生每个月也要进行一次私试,考题类型与评分标准如同外舍的私试。每个季度,积分最多的若干名学生可得到一次季度校定,获得三次以上季度校定的前十名学生可获得年终校定,其中前三名(一年积分不得少于10分)的年终校定为“优”,另外七人的年终校定为“平”。

每年的九月,太学还要举行一次“上舍试”,考试对象是上舍生与内舍生。按“每三人取一人”的合格率进行评分,合格的成绩分为“优”“平”二等,优等的第一名给10个学分,第二、三名各给9个学分,第四至第十名各给8个学分;平等的学生各给6个学分。

获得上舍试8个学分以上且在内舍读满二年、年度校定为优的内舍生,可以马上毕业,赐进士出身,授予官职。

在内舍读满二年、上舍试8个学分以上但年度校定为平的内舍生,可以升入上舍读书,或者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殿试;上舍试只得6个学分、年度校定为平、在内舍读满二年的内舍生,也可以升舍,或参加科考的省试;年度校定为优但上舍试不合格,或者上舍试为优,但未获得年度校定(但须有三次以上季度校定)的内舍生,也可升舍进修。

在内舍未读满两年的学生也是可以参加上舍试的,如果考试成绩为优等,虽然不能马上升入上舍,但可以积下至少8个学分。而在上舍读书的学生,将不再参加私试、公试,只每年进行一次上舍试。

那些积不到足够学分升舍的学生怎么办呢?按元符元年(1098)的教育立法,“三试不升舍,遣还其州”,即外舍生三年未能升舍、内舍生六年未能升舍,将被勒令退学,遣回籍贯地。当然,他们还可以参加本州的科举考试。

太学的入学年龄要求是最小十四岁以上,满足年龄要求的周杰参加了二月初的太学入学考试“补试”并通过后,就迎来了太学的入学典礼。而刚考入太学的周杰,自然就是外舍生了。

中国古代最注重“礼”,“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并根据《礼记》和《弟子规》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历经千年未改,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等内容。

一、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

学生们穿着正式长袍、黑缎子马褂和戴圆形黑缎帽站立,寓意表里一致,提醒做人的行为要正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老师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既相当于理清了思路,同样也是对先贤、老师的尊敬。

正衣冠

二、行拜师礼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步入学堂后,先要行拜师礼。

而在对老师行礼之前,学生要先对一位更重要的老师行礼,那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不仅学生拜,老师也同样跟着拜,要行“三跪九叩”大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火】《我以机缘觅长生》《从那座韩城开始》《星空职业者》【腐趣阁】《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她被赶出侯府后》《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三塔游戏》《沧澜道

历史相关阅读More+

战国:开局一块地

衣见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北雄

河边草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