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筷子冯琦》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冯江海之所以喜欢上段琴琴,也是段琴琴的无论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都符合冯江海心目中想象中的理想对象。而且一见段琴琴,冯江海就感觉挺满意,虽然不是一见钟情的那么喜欢,但是凭直觉就知道段琴琴是个好姑娘。心里就注定要好好和段琴琴接触发展了,至于那个漂亮姑娘就只好靠边站了。很快,两个人又见了几面之后,彼此谈话、聊天,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冯江海就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段琴琴生性温柔、端庄秀丽,待人接物也是落落大方。冯江海还有一个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怕段琴琴嫌弃自己的父母是农村人,会看不起自己的父母,自己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考验一下段琴琴。两个人的事情就基本定下来了,再之后就是两个人隔几天见一面,感情逐渐在升温。六十年代,由于年轻人娱乐活动不是很丰富,除了轧马路,就是偶尔看一场电影,连在外面吃一顿饭也算很奢侈的了,他们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次在外面国营饭店用过餐。冯江海第一次带段琴琴回老家看望父母是在两个人认识了半年之后。老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公里路程,可那个时候的交通条件确实太差了,大部分路面是沥青铺成的,个别路段还是碎石子路面,年久失修导致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一路上颠簸不平,长途车的车速根本提不起来。就连长途车也是班次很少,也就一天两班,上午一班、下午一班,下了长途车还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居住的村庄。交通相对不是十分便利。在四面透风的长途汽车上冯江海一路上提心吊胆,时不时拿眼睛偷偷观察段琴琴的表现。两个人下了车,回村一路之上小心翼翼地陪着段琴琴聊天,心里就像一直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忐忑不安。来到家里,老旧的房屋和简陋的家具摆设,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家的家境的确不是很好。虽然冯江海看得出来父母已经是精心把家收拾的一尘不染,可仍让冯江海早就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心理准备。但是段琴琴的表现有点让冯江海出乎意料。她不仅很礼貌地和两个长辈打招呼,和冯江海母亲聊的很开心,还主动帮着冯江海母亲做饭打下手,对他的家庭条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嫌弃。后来段琴琴告诉冯江海,她只看中了他的人品和工作能力,至于别的问题她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她还告诉冯江海,只要两个人一起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冯江海吃了定心丸,也决心一生一世好好对待段琴琴。接着就是段琴琴带着冯江海去见了自己的父母,两个人的事情基本就是板上钉钉了。几个月之后,他们就在分厂开了介绍信去民政局登记结婚了。婚礼按照冯江海的意思是在老家办的,冯琦奶奶别提有多开心了,那些日子里,她比儿子冯江海都要开心的多。婚房则是钢厂分配给冯江海的单身宿舍,一间十几多平米的房子,比刘师傅的房子还要小一点。家具也没有什么,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个木箱子,一张两个单人床合并成的双人床,这一点家具就把小小的房间装满了。婚后,两个人上班的时候各自在食堂吃饭,一起休息在家的时候就共同做饭。两个人恩恩爱爱,让不少都住在宿舍的年轻夫妻煞是羡慕。因为两个人从来没有吵过嘴、打过架,在他们的生活中仿佛没有什么磕磕绊绊和烦心事。其实多少年之后,两个人依然如此,家庭非常和睦,感情好的犹如初恋。就是冯琦也没有见过爸爸妈妈红过脸、或者大吵大闹。在冯琦眼里父母是那么的互敬互爱,凡事都是商商量量着办。两个人结婚一年多之后,段琴琴生下了大儿子冯斌。大孙子的到来又让两位老人开心忙碌起来,在段琴琴坐月子期间,冯琦奶奶就来到冯江海的小家,忙前忙后伺候段琴琴。家里地方实在太小,又怕孩子哭闹让冯江海晚上休息不好,冯江海的工作又是具有一定危险性,难免让她们担忧他休息不好。冯江海三班倒,那一段时间就干脆和单身的不对班的工友倒替着去单身集体宿舍里休息。一晃冯斌快一岁了,段琴琴就果断给冯斌断了奶,奶奶就带着冯斌回了老家。冯斌在老家一直长到七岁要上学了才回到父母身边。冯琦出生那年,正是一九七零年的夏天。那年的夏天格外的热,太阳仿佛就在头顶上一样灼烤,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段琴琴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日子,生下了这个后来让她操碎了心的冯琦。奶奶曾经对冯琦说过:“你啊一生下来的时候,可乖可乖了,不哭不闹,只有饿了的时候才哭两声,可一给你吃的就再也不哭了。除了睡觉,半夜醒了也是自己睁大眼睛在那东瞅瞅、西望望,绝不打扰大人们休息,你是你们姊妹三当中最好带的。不像你哥哥从来到咱家之后哭闹不停,蕊蕊不像大哥也不像你那样,该哭的时候就哭,该闹的时候就闹,也有安安静静听话的时候。”

冯琦后来想起来奶奶说的这些话,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心里别提多别扭了。大哥虽然青少年时代像奶奶说的他小时候一样,调皮捣蛋的像个撒欢的小狗狗,上学的时候虽然成绩也还说的过去,可在学校里时常打架,不是今天头上被打了一个包,就是明天老师让他叫家长去学校听训话。冯斌屁股也没少挨巴掌,一般都是段琴琴出手打,她担心冯江海手重打坏了冯斌。奶奶护着冯斌不让段琴琴打他的时候常说:“男孩子嘛,哪个不是追狗撵鸡长大的,淘气点好,聪明!”

冯斌高中毕业参了军,也跟随部队到南疆参过战,和敌人面对面拼过命,因为表现优异提干做了干部,哪里还有一点点儿小时候我行我素的孙猴子模样。母亲在老家休完了产假就带着冯琦回钢厂的集体宿舍了,奶奶跟着过去住了大半年,等冯琦断了奶就抱着冯琦回到了老家,好在老家离市里不算太远,长途车一个半小时也就到了。物质的匮乏,使得奶粉那个时候还是紧俏物资,经常购买不到,奶奶就有一顿没一顿的给冯琦吃。实在买不到了,就小米粥、玉米粥喂着,基本上能保证饿不着,就是吃的好一点还是差一点而已。不知道冯琦的馋嘴是不是那个时候养成的。等到冯琦歪歪扭扭会走路的时候,哥哥冯斌就被父母接回去上小学了。冯斌就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已经在老家农村长成小黑小子了。冯琦的小名其实不叫筷子,小名是母亲段琴琴起的就叫小琦,筷子这个名字是奶奶发现冯琦的右手食指和中指的与众不同才临时起意叫起来的。冯琦刚出生的时候家里人谁都没有看出来他的右手食指和中指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直到冯琦快周岁的时候,奶奶抱着他坐在小桌边喂他小米粥,爷爷则坐在一边喝着一种最便宜的烧酒,桌子上摆着只有一盘油炸花生米。说是一盘,其实也就是那么二三十碗。冯琦“呀呀”地说着什么,在奶奶臂弯里侧身伸手就去抓盘子里为数不多的花生米。爷爷正端起酒杯要喝一口,看见了冯琦这个样子开心地笑了:“乖孙子,你这么小就要喝酒、吃花生米么?”

奶奶一边往怀里使劲揽着阻止冯琦,一边说:“连牙还没长,给你吃也嚼不动。”

奶奶左手就抓住了冯琦粉嫩的右手,冯琦的小手就在花生米上滑过去了。奶奶笑着说:“臭小子,手真快。”

然后又看了一眼一脸微笑的冯琦爷爷:“和你爷爷一样,就馋酒。”

说着就爱怜地把冯琦的小手捏在自己手里把玩,这一把玩就发现了冯琦的与众不同之处。她注意到了冯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居然一样长,她有点诧异地把冯琦的右手举到眼前仔细看,生怕自己看走眼了。一边端详,一边就不由自主地“啊?”

了一声。冯琦爷爷刚刚喝了一口酒,听见冯琦奶奶的惊讶的声音,就问了一声:“咋了大惊小怪的。”

冯琦奶奶摸着冯琦的小手说:“你来看看,琦琦的手长的好奇怪,两个指头一般长,怎么以前没发现?”

说完,还把琦琦的小手伸到爷爷面前。爷爷眯起眼,看了看,也是一脸茫然地说:“还真是啊,你仔细看看,别的指头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

奶奶把冯琦的左手也拿过来,比对着看了一会说:“这个左手倒是和我们的一样,还是能看出来不一样长短。”

爷爷夹起一粒花生米放进嘴里,边嚼边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以前也听说过这样的手相,没见过,今天也算见识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御海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相关阅读More+

长嫂为妻

墨书白

苏晴杨彬杨大明

夫子

方寸大乱

瑾余

校花的贴身高手

鱼人二代

小乖张

八月糯米糍

似锦

冬天的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