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太医院的小神医(求推荐收藏) (1 / 2)
那片江湖大又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的同时,也是第一时间建立了太医院。
古往今来,哪个帝王不想长命百岁?
宫廷太医的好坏,也决定了皇室子弟能否活得长久。
明代的太医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爷爷是太医,爸爸是太医,你是太医,你儿子会是太医,将来你孙子也会是太医。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如今能成为大明太医之人,那医术水平是全国最好的。如此珍贵而高深的医术,自然会视同传家宝一般,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下去,可不会轻易外传。
所以站在老朱的角度,如此规定并没问题,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
实际上高深的医学往往需要积累,这一点看似简单,但这个时代的人却不容易理解。毕竟哪怕三百年后,十七世纪的英王查理二世在生病时,用的竟然还是放血疗法,如此愚昧。
相比较之下,早了三百余年的朱元璋,反而显得睿智了许多。
朱标在带着一群侍从前往太医院时,却没有喊上方进,而是让他和自己的四弟朱棣多多熟悉。
如今的太医院院使为孙守义,本是前元时期知名的御医,被朱元璋礼遇后,成为大明的太医院院使。
毕竟好的太医,自然深受任何帝王重视。
这孙守义官职从五品,而且不属于六部管辖,由皇帝直接统领。
朱标觉得自己想活得更久,甚至长命百岁,那必须在太医院方面动脑筋。
所以他悄悄安排的第二位穿越者,便是这位太医院院使之子孙思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