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70周年专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汪道涵说:“尽管目前两岸彼此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相信通过和平协商是可以逐步求同存异的。”

●李亚飞强调说:“汪辜会面为两岸关系创造了积极气氛,来之不易,应予珍惜。”

●汪道涵强调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共同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不是我们强加于台湾。”

●开创新局汪道涵阐述准备访问台湾

1998年10月14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和夫人严倬云率海基会参访团一行,在祖国大陆进行了为期6天的参访活动。

这次辜振甫大陆之行是海峡两岸自1949年以来最高层次的公开接触,也是两会自1995年6月中断商谈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1999年1月9日上午,汪道涵会见以日本自民党前政调会会长山崎拓为团长的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代表团一行。

在谈话中,汪道涵表示,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他当年准备访问台湾。

汪道涵说:

尽管目前两岸彼此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但相信通过和平协商是可以逐步求同存异的。

汪道涵在向日本客人介绍时说:

海峡两岸的关系目前正向好的方面发展。两岸通过对话,是可以不断增进共识的。

汪道涵特别强调,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都是不可分割的。

汪道涵还表示,中日两国将继续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双方可以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1999年1月10日,汪道涵在杂志《两岸关系》上发表题为《光辉的文献历史的篇章》的文章。这是汪道涵应邀为全国台湾研究会主编的《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20周年论文集》撰写的序言。

汪道涵的文章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归回和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基本立场、基本态度”,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后,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而采取的又一历史性举措。这份文告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

《告台湾同胞书》是一篇庄重的历史文告,倾诉骨肉同胞衷情,力陈民族团结大义,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文告所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既考虑了历史因素,又充分尊重了两岸关系的现状,光明磊落,合情合理。文告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文告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文告呼吁两岸“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这一系列主张,实际上构成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思想,已经和将要为进入新时期以后改善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产生了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文章说,20年来,在《告台湾同胞书》基本精神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导下,大陆方面为发展两岸关系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台湾当局也于1987年11月开放台湾民众来祖国大陆探亲、探病、奔丧。

两岸之间长期的军事对峙局面已见缓和,相互隔绝的状态开始解冻。两岸的民间交往和各项交流活动得到蓬勃的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学术、体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汪道涵在文章中指出:

当前,最重要的是进行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1998年10月我在会见辜振甫先生时提出,如果台湾方面现在开始政治谈判程序性商谈还有困难,在此之前双方可先进行一切有利于和平统一、有利发展两岸关系的对话,包括政治对话。所幸的是,我们已就两会之间进行对话问题达成了共识。我希望,通过两会加强对话,包括政治对话,为两岸实现政治谈判程序性商谈创造条件,增加共识,从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More+

如见雪来

杨溯

换巢鸾凤

不止是颗菜

怎敌她软玉温香

鱼山醉

志怪书

金色茉莉花

山海提灯

跃千愁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引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