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李世民灭掉薛延陀汗国之后,高句丽受到震撼,渊盖苏文和国王高藏,派人到长安送礼道歉,其中包括两位韩国女星,全都有国民女神的姿色。李世民心里很喜欢,但他觉得要得到这两个美女还有另外一种办法,我也不要你送,我可以自己去平壤啦!所以立即派人送回去。意思是:老子跟你没完!

其实渊盖苏文也并不是真心的给李世民送礼,自从高句丽成功的挡住了唐朝的攻击之后,他比以前更狂妄了,对唐朝派去的大使,也非常不礼貌,而且每天不断的攻击新罗王国。你说,在这种情况下,是送点礼就能完事儿的嘛!李世民不单是今年过节不收礼,反而下令和高句丽断绝外交,准备再一次东征!

讨论的过程中李世勣给李世民出了个损招,说他损,那是因为,这一招不但会打击高句丽的政府,直接受罪的还是老百姓。李世勣认为:高句丽之所以这么难缠,就是因为他的城池地形太险要,非常不容易攻破。而且到处都是崇山峻岭,不利于行军,军粮总是会拖后腿。要想真正的让他们亡国,实在是不能着急,可以慢慢来。

李世勣说:“前年皇上您御驾亲征,虽然说没有能把高句丽的国家给灭了,但是高句丽的损失也非常大,至少他们的农民没办法耕种,估计今年都是要饿肚子了,这样下去国力会越来越虚弱。咱们所要做的就是落井下石。如何落井下石呢?咱们如果不断的呢派出部队骚扰高句丽的边疆,让他们的农民没办法种地,用不了几年,不用打,他们自己就亡国了,越过鸭绿江简直易如反掌!”

李世民一听就高兴了,这招虽说是损了点,但中原政府这十几年在高句丽身上也的确是丢尽了面子,不论用什么手段都要找回来,不然真是没脸见人,所以他立即命令李世勣和牛进达率领两路大军分别从海路和陆路进行攻击。

李世勣在陆路上仍然持续走低,遭到顽强抵抗,所以他感觉灭亡高句丽的时机还没来到,根据原先的策略,他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只要攻打下来一座城池,立即放火焚烧,估计这样一直烧下去,一两年之后也能烧到平壤去了。

不过牛进达的海路大军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深入高句丽国土大笑一百余次会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横扫高句丽沿海地区,杀的敌军人仰马翻。老百姓们没办法种地,渔民也没办法除害,士兵不断被杀,高句丽国力再次遭到重创。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李世勣和牛进达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初步的战略构想。

我记得,日本有一位中国史的史学家叫田中芳树的他曾经下过一本书叫《私撰中国历史名将百人》,在这本书里他对唐朝一个叫王玄策的将领那是推崇备至,由于当时看的时候年纪太小,我实在是不知道王玄策是何许人,在李世民时代那种名将辈出胜仗如云的年代里,田中芳树有必要把这个人拿出来大说特说嘛!

不过后来我查史书也看到这人的确有他了不起的地方,首先他只不过是个文官,而且年纪也不是很大,公元648年的时候,唐朝裹挟着消灭薛延陀的余威,派王玄策去出使天竺。当时天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基本上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其中中天竺最为强大,其他的四个国家全都向他称臣。

反正王玄策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些,他就从东到西的开始拜访,到了金銮殿上就胡吹一通,大唐朝也是名声在外,印度人被吓唬的五迷三道,不管是大国小国全都派人到大唐朝去送礼、送钱、送美女、送佛经!王玄策觉得自己完成任务完成得不错。

可是没想到,很快他就遇到了不怕死的,那个中天竺的国王尸罗逸多刚好挂了,有一个叫阿罗那顺的大臣趁机造反,大概他没有文化,不知道唐朝的厉害,看中了王玄策携带的财宝,居然把王玄策的使节团三十多人给抢了,然后关了起来。

王玄策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半夜里居然从戒备森严的国家监狱里面跑出去了,而且一口气跑到的吐蕃王国的边境,他首先找到了尼泊尔王,因为当时尼泊尔最大的邻国是吐蕃,所以王玄策就吓唬尼泊尔王,说吐蕃的松赞干布是李世民的女婿,要求尼泊尔王给他调兵遣将,让他去雪耻。

话说,王玄策为什么不给大唐朝去说,反而擅自行动。估计是因为距离太远来不及,而且他身为使节丧师辱国,可能朝廷要修理他,所以他也不敢回去。于是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跑到尼泊尔来了。

尼泊尔王知道大唐,但他觉得自己跟大唐朝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大唐朝估计也不会来攻打他,毕竟还有吐蕃这可粗腿抱着他也不怕,可如果松赞干布是李世民的女婿这事儿就不好办了,所以它很矛盾。

王玄策怒了,你这是不给松赞干布面子?

老哥,我不是不给他面子,我是压根就不信!

王玄策只得又跑到吐蕃王国的边关将领那里去游说,这次倒是得到了答复,吐蕃人还是认这门亲戚的。于是很快吐蕃王国就派了一千二百人来帮忙,尼泊尔王本不想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买卖,可是他实在害怕吐蕃人,于是咬着牙派了七千人给王玄策。临走的时候,心里还在想,完了,这七千人铁定是回不来了。

不过王玄策还真是有一套,在这种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作战,而且指挥的又是外国军团,语言不通已经是很大的问题了,而且没有任何的向心力,估计只要稍微后退一下,就会全军崩溃,就是这样的不利局面,他居然也答应了。

王玄策的国际友人组成的联军在罗城一代遭遇印军,双方展开了长达三天三夜的激战,结果印军战败,王玄策一举攻入中天竺首都,阿罗那顺集结残余势力反击,就好像是撞在了铜墙铁壁上,又是满头包。

这下可把王玄策给惹恼了,他带兵追到了江边,再次大破印军,王后和太子,以及男女一万两千人全都被生擒,整个天竺像是闹了地震一样,城市和村庄纷纷向王玄策表示投降。王玄策这次出国作战,没有动用本国一兵一卒,居然灭掉了一个国家。说他神奇也真是很神奇,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唐朝的国运的确如日中天。

至于那位倒霉的篡位国王阿罗那顺,则很憋屈的被押送到了几万里之外的他以前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长安,斩首示众!估计阿罗那顺想过这样死那样死,就是没想到会死在大唐朝的手上。对了,大唐朝是干啥的?

王玄策再次给李世民打了一针兴奋剂,这位前无古人的君主站在长安城头游目四顾,发觉视野之内的所有地区已经全部臣服,只有高句丽这个巴掌大的地方还在跟自己较劲儿,李世民心里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他要再次出征高句丽。而且这一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他要动用三十万大军,对高句丽进行、灭国绝域的战争。

七月份,李世民下令再次造船,然后积攒一年的粮食,准备出击高句丽。

正在这时候,中国历史上的玄学大宗师时任太史令的李淳风忽然要求面见李世民,对李世民说:“中国马上就要出现一位女皇!”民间也是谣言四起,说有一本类似《推背图》的神秘预言书,上面记载“女皇帝将会在唐朝三代之后出现,这人的名字之中有一个武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偏要勉强

迟小椰

席卷天灾

黄小婵

九章吉

明月珰

阵问长生

观虚

绕床弄青梅

洛阳b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