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杆菌 (1 / 2)
天才一秒记住【沸腾文学网】地址:101du.net
鼠疫杆菌
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也是帝国主义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鼠疫杆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而且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
简介
鼠疫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也是帝国主义使用的致死性细菌战剂。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
鼠疫杆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摄氏度,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液,亚硫酸钠等以促进生长,在血平板上,28摄氏度培养48小时后,长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边缘呈花边样菌落,这种菌落形态为本菌的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24小时孵育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小时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摄氏度仍能存活,于5~10摄氏度条件下尚能生存。可耐直射日光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
特性
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
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摄氏度,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液,亚硫酸钠等以促进生长,在血平板上,28摄氏度培养48小时后,长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边缘呈花边样菌落,这种菌落形态为本菌的特征。
在液体培养基中24小时孵育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小时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摄氏度仍能存活,于5~10摄氏度条件下尚能生存。
可耐直射日光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敏感。鼠疫杆菌毒株有下列抗原成份和毒素。
荚膜FI抗原在荚膜中存在两种抗原成份,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只在37摄氏度培养时产生,有抗御吞噬作用。
毒力V/W抗原在细菌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有保护作用;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豚鼠获得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因此,与侵袭力有关。
鼠毒素鼠疫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蛋白质),主要作用是抑制辅酶还原,损害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呼吸,毒害末稍血管系统及淋巴管内皮细胞,造成血压下降及休克,又可使肝、肾及心肌组织变性、出血、坏死。鼠毒素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