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甘子玉率采购团到达纽约 (1 / 1)
第10章甘子玉率采购团到达纽约
1993年4月17日,中国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率中国采购团到达纽约。
当时,采购团已签约购买波音公司价值8亿美元的21架飞机,购买美国3大汽车公司价值1.6亿美元的1.4万辆各型汽车。
当天,甘子玉在纽约接受记者采访,他说:
中美贸易关系不断发展对两国都有好处,应当排除非贸易因素对双方贸易关系的影响。
甘子玉说,正当世界许多国家的航空业面临不景气的时候,中国派出大型采购团来美采购飞机、汽车,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也证明中国市场有巨大潜力,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前景广阔。
他指出:
中美两国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美国有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而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在技术上也有一定基础,双方的优点如果能结合起来,这对发展中美贸易关系很有好处。
甘子玉强调说:
中美双方互予最惠国待遇是双边贸易关系发展的基石,如果这一基石受非贸易因素的影响而动摇,对两国都会造成损害。现在有许多美国大公司都在同中国做生意,到中国投资,它们都不希望最惠国待遇问题受非贸易因素的影响。
最惠国待遇英文简称MFN,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早在1978年8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拟出的《最惠国条款最后草案》中第五条把“最惠国待遇”定义为:“给惠国给予受惠国或者与该受惠国有确定关系的人或物的优惠,不低于该给惠国给予第三国或者与该第三国有同样关系的人或物的待遇。”
第四条条款认为最惠国待遇条款是“一国据以对另一国承诺在约定关系范围内给予最惠国待遇的一种条约规定”。
最惠国待遇原则中“最惠国”一词首次出现是在17世纪。但是,最惠国待遇义务可以追溯到11世纪。当时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商人,在外国经商时开始想独占当地的市场而挤走竞争对手,一旦不能达到目的便寻求在该国市场上获取同等进入和竞争的机会。
随着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商业关系的发展,由此导致了政治条约与通商条约的分立,开始出现一些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做法。在1713年英国与法国的《乌特勒支通商条约》中规定:一方保证,应将它给第三国在通商与航运方面的好处同样给予另一方。
1778年,美国在与法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中包括了一项“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19世纪这类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但都是通行的“有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模式,即以受惠国做出与第三国承诺相同的承诺为条件。这种有条件的以互惠为基础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在1860年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1860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才真正诞生。
美国曾在1937年给予了苏联最惠国待遇,但到了1951年,美国国会要求从所有由世界共产主义控制或主导的国家撤回最惠国待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长生从御兽师开始》《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她不是潘金莲》《空想具现的大贵族》【格格党】《穿书后成了狼孩》《她被赶出侯府后》《谁让他修仙的!》《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沸腾文学网【101du.net】第一时间更新《隔海交锋:一九九六年中美贸易大战始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