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第11章 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 (1 / 1)
曾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卷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第11章中国承诺人民币坚决不贬值
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动荡,亚洲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积极发挥自己作用,为缓解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
在当时,有国际舆论将东南亚金融动荡与中国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相联系,认为1994年人民币汇率贬值直接影响了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造成这些国家经常项目赤字,引发了这场危机。
这种观点当然是与实际情况显然是不符的。针对这样的声音,中方做出严正反驳。
1998年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人民币汇率与东南亚金融动荡》,阐明事实。
文章指出,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所导致的名义汇率贬值幅度其实并不大。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前,中国80%左右的外汇资源是按外汇调剂市场价格核算和分配的,如果按照市场交易量对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加权平均,则1993年人民币汇率为一美元合8.09元人民币。这样,1994年汇率并轨时采用的一美元合8.7元人民币的水平,仅较1993年底贬值了7%左右,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33%或者50%的幅度,汇率并轨时人民币并未对外明显贬值,因此人民币汇率并轨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文章指出:
人民币汇率贬值并不是近年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汇率只是影响对外贸易的诸多变量之一。近年来中国出口增长较快,有汇率并轨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国内企业转变外贸经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挖掘潜力,降低生产成本,走效益型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文章还指出:
在整个东南亚金融动荡中,中国没有受到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但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维持经常项目收支平稳是一国汇率稳定的重要保证,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根本原因在于经常项目持续性赤字。为了弥补经常项目长期赤字,大量吸引外资流入,造成汇率高估。一旦外资流入发生逆转,该国货币就必然遭受贬值的冲击。
东南亚金融动荡引起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大幅贬值对中国出口显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稳定形成一定压力,但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
第一,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基本经济因素不存在。当前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外资继续大量流入,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使得国内外汇市场持续供大于求……
第二,中国外贸企业非价格因素的竞争力增强。
第三,人民币汇率人为贬值是不可取的……人为地进行人民币官方贬值只会增加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上的摩擦。
文章最后指出:
总之,市场应该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抱有信心。同时,有必要指出的是,稳定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动,它会随市场供求变化出现小幅波动,这属于正常的市场规律,应该理智地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提出人民币不贬值,一诺值千金。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警告说,如果有关国家轮番让本国货币贬值,那对世界经济将是一场灾难。
如果中国的人民币随之贬值,无疑会进一步激化亚洲金融危机,局面越发不可收拾。在这场危机中,中国非但没有雪上加霜,而且为东南亚国家雪中送炭,提供援助资金达40多亿美元,成为第三大资助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