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锡联踏勘西北基地 (1 / 1)
天才一秒记住【沸腾文学网】地址:101du.net
第3章陈锡联踏勘西北基地
1月上旬,聂荣臻先后4次召集黄克诚、宋任穷、赵尔陆、刘杰、万毅、陈锡联、陈士榘以及海军、空军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综合导弹试验基地、核武器试验基地和仓库的建设问题。
会议研究决定并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
1、成立以黄克诚为主任的导弹靶场建设委员会,领导导弹靶场的建设工作靶场的建设工作。
2,核武器试验基地和仓库九兵团为基础,组建核武试验基地的各级领导和办事机构。
3、成立特种工程指挥部,由陈士榘为司令员兼政委,曾旭清为副司令,黄文明为副政委,负责“两弹”基地的勘察、选址和施工,同时还负责导弹靶场的设计和施工。
1月18日,陈锡联、王尚荣、孙继先、张贻祥以及苏联盖杜柯夫专家组一行50余人,登上了一架苏制伊尔—14飞机,向西北方向飞去。
越往西,天地便越显得深远而广大。中午时分,勘察组飞抵兰州,决定以兰州军区司令部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接下来,他们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空中勘察,飞机每天从兰州起飞,主要目标是银川地区、甘肃民勤地区和鼎新以北的额济纳地区。
从空中看下去,位于内蒙古西端的额济纳一带地形开阔、平坦,人烟稀少。勘察组经过分析比较,确定将勘察的重点就放在这里。
额济纳历史悠久,是东西石器文化的连接点。先秦时将此地称为“流沙”或“弱水流沙”,秦汉以后称为“居延”。元朝统一中国后,在此设立亦集乃路总管府,额济纳一名即由此演变而来。
勘察组乘飞机对酒泉周围的祁连山、中蒙边境、居延地区进行了反复空勘,在研究确定了将额济纳青山头一带作为选场重点后,又换乘汽车,沿弱水河长驱几百里,将近日落时分抵达青山头的绿园。
举目四眺,但见东南方向的狼心山拔地而起,野性十足。向西是连绵不绝的青山群峰,寸草无生,裸露着铁灰色的山体。
南北两面,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黑戈壁,天地间灰蒙蒙的,混沌一团。身旁的弱水河由西南而来,再折向东北,弯弯曲曲地铺展开来。
孙继先坐下来,脱下鞋倒着里边的沙子,说:“这一带地形倒是不错,可惜就是有些太偏僻了。没有居民区作依托,将来靶场的困难肯定不会小。”
盖杜柯夫却显得很兴奋,他抹了把脸,拍拍翻译夏铭智的肩膀说:“告诉他们,苏联的火箭发射场也是建在这种地方的。我看这里就很好,也便于保密。”
陈锡联则没有表态。当晚,勘察组决定宿营在绿园。绿园是他们后来给这个地方取的名字,当时只有几栋还没建好的平房和几间土坯房。
大家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起来一看,勘察组人人身上都盖了一层厚厚的沙子。抖完了身上的沙子,眼窝里、鼻翼间和耳朵里尽是细沙灰,拍都拍不净。
大家简单吃了点早饭后,勘察人员又骑着骆驼,一直到了中蒙边境,详细踏勘了这一带的交通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气候、水源、电力供应、通信联络、资源资料及附近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经过综合考虑,初步作出了将鼎新以北地区定为场址的结论。随后,勘察组又返回绿园,确定了靶场发射阵地、技术阵地、燃料库以及电厂和生活区的概略位置。
那么,就是靶场的指挥中心究竟放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呢?
盖杜柯夫认为,应该放在弱水河东南方向的开阔区域。而孙继先则认为,历来兵家安营扎寨都很有讲究,应该在靠近弱水河的地方建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在北宋当陪房》《大明:嘉靖修仙啦》《从鱼》《魔道祖师》《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1978合成系文豪》【华为小说】
《航天之家: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建设与发展》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