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我出去闯一闯,就算焦头烂额,我也一定会闯出个名堂来!
——1989年
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告诉歌迷自己仍有目标
1989年,张国荣一人包揽了“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本地白金唱片大奖”、“最受欢迎男歌手”、“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等几乎全部乐坛大奖。仅这一年,他在香港、韩国、台湾推出8张唱片总销量超过100万张,并在美国、欧洲、澳洲等世界各地举办火爆的个人巡回演出。33岁的张国荣,歌唱事业达到了无可逾越的巅峰。
然而就在此时,他忽然宣布告别歌坛,并于年底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连开33场“告别歌坛演唱会”。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真的舍得离开万千宠爱的舞台,但他亲自设计了演唱会的“封麦仪式”,高挂话筒,华丽转身离去。
众说纷纭的“告别”原因
自张国荣揭开“告别歌坛演唱会”的帷幕伊始,“为什么告别”的问题就始终缠绕着他,及至十年后,他仍然反复不断地被问着:当时是什么心态?是谁令你萌生退意?又为什么复出?
华语乐坛中正式告别舞台的歌手不止张国荣,但他是第一人。作为先驱,势必要承担这份压力。为什么告别?心情好时,他优雅地告诉你,我想在掌声最多的时候离开舞台;心情不佳时,他撇撇嘴,我跟谭咏麟斗得这么厉害,我怎么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被人捅死!
张国荣从不言假,这些都是实情。
从前后数年间张国荣及他最亲密的事业搭档陈淑芬的言谈中,可以抽丝剥茧地梳理出他退出歌坛的真正动机和原因。
一、娱乐圈的恶性竞争
“张谭争霸”是80年代香港乐坛的奇观。张国荣与谭咏麟这两位歌坛超级偶像,在无意间被卷入一场可以称得上刀光剑影的争斗中。两人的歌曲、唱片销量、演唱会场次、获奖情况,甚至是事业以外的一切事件都被拿来比较。
为了应对这场较量,两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歌曲不断推陈出新,演唱会一再加场,领奖台上明争暗斗……现在回看,会觉得这场争霸赛如烟花般灿烂,张谭二人,联同当时所有好歌手,一起将香港乐坛推向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从80年代走来的乐迷们,仍然津津乐道着当年的好歌不断,仍然怀念着当时的乐坛缤纷。
但是对两位当事人而言,却在这场争霸赛中受到不小的伤害。上台演唱,会被另一方的歌迷大喝倒彩恶意辱骂;在舞台之外,张国荣受到种种谣言和实物攻击,爱车被划花,甚至生日收到“冥币”诅咒……
张国荣性格直接,年轻时心高气傲,对媒体的恶意报导,歌迷的无聊攻击,这些都是梗在心头的刺。每次一上台就嘘声不断,更令他不快——“我站出来是表演的保证,我永远以最好的状态唱歌给你们听,但你竟然嘘我?”
1988年,不堪重负的谭咏麟突然当众宣布不再领奖,张国荣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谭咏麟的歌迷不断诅咒他,指责他迫使谭咏麟退出领奖。其后,棋无敌手的张国荣包揽起乐坛大大小小的奖项,又被人攻击说“因为谭咏麟不领奖你才有资格”,令获奖的喜悦都荡然无存。
恰巧当时有一条新闻,一个网球运动员在打球时突然被人捅了一刀,原来是竞争对手球员的球迷所为。这个消息令他心有戚戚焉,总是免不了联想,会否哪一天自己也成为这个倒霉的网球员。
“值得吗?有的时候人最重要的还是活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