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校正孩子“不能吃亏”的想法
赵老师是某重点中学初一(2)班的班主任,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的认识、行为、情感上都存在着责任感不强的问题。赵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
有好几次早晨我来到班里都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几名值日生已经到了,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在搞卫生,而是聚在一起聊天,其间最多的内容是“某某人真不自觉,来得那么晚”。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还没开始搞卫生时,几个孩子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值日生还没到齐。”言下之意是现在扫了要吃亏。
这件小事让我想到了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值日”是学生们在班级里应尽的责任,反而觉得这个任务大家要一起完成,“我”不能多做,“我”不能吃亏。后来我找几个同学谈话,他们对此不以为然,原来,从小父母就是用“不能吃亏”的理念来教育他们的。
赵老师的话引起了许多家长们的深思,每一位父母都怕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吃亏,因此,教孩子“不能吃亏”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这种理念使得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感十分淡漠。很多家长不赞成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更反对孩子为同学或者班集体做事。他们认为,孩子牺牲自己的时间为班级效力是一种是“傻”、是“吃亏”。然而,家长们却忽略了这一过程带给孩子的收获。
有个上初二的学生在一次作文中写道:
我们班在去年的校文艺汇演大会上的表现很不好,得了倒数第一名。今年的文艺汇演马上又要到了,几位班委找到了我,想让我出一个节目,为班争光。
经过我们的反复商量决定跳劲舞,第一,是因为班里包括我在内的同学有一定的基础;第二,全校的节目中没有劲舞,我们是独一份。
但是,学校领导总觉得劲舞思想不健康,对此非常反感。我只好和班长一起先做通了班主任的工作,然后又去做校长的工作,我们反复强调我们的舞只是跳出中学生的青春朝气,绝没有半点不健康的动作。经过一番交谈,校长终于接受了我们的创意,还表扬了我们能为班级作贡献的精神。
此后,我们几个人便开始选音乐和组织动作。可是麻烦又出现了,我们没有现成的老师,也没有现成的舞蹈动作可参考,只能看着DVD,几个人商量着把一个个动作拼凑到一起,每当完成一个小节后我们都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终于一支四分钟的舞被我们拼完了。每天放学,我们就在教室里练习,看着自己和伙伴们一点点熟练,我们都觉得非常高兴。我们几个人也从原来的普通同学变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演出的日子到来了,正如我们所愿,我们的表演非常出色,台下的掌声不断,下台以后许多老师都过来称赞我们。那天我们得到了并列第一名,当时我们几个人都很激动,狂喊道:“我们成功了!”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校正在集体里“不能吃亏”的意识。很多时候,适当的退让和妥协能缓解矛盾;有时候“吃亏”能让孩子有更多的“收获”。总之,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为集体付出,鼓励孩子参加集体劳动、运动会、晚会、郊游等活动,有意识地把孩子放到集体中去锻炼,就会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情孤僻、自私等独生子女身上比较明显的缺点。
哪些事是“自己的事”
苏茜的学习成绩在上了初三以后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她有两门成绩都到了95分以上,总分在全年级第一,回到家,苏茜得意洋洋地对爸爸妈妈说:“我给你们考个了年级第一,各单项成绩也都是年级前三,你们给我什么奖赏?”
相信很多家长都被孩子问到过这样让人感到尴尬又难以回答的话,本来好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学习成绩好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打基础,而在孩子心里,读书学习好像是在为父母读。
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好或许给孩子什么什么奖励。但也许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孩子会觉得好好学习是为了让父母高兴,好像自己就是父母得分的机器。
还有一些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急得不是给孩子报补习班就是给孩子请家教,而孩子却没事人一样,不仅不着急补习,还跟父母讲条件。苗辉就是这类孩子的典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推文】【抖音书院】《高武纪元》《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新搜读】【微信读书】《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神话:灵性支配者》《小侯爷他追悔莫及》《普罗之主》
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