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1 / 1)
《中外爱情文学故事(上)》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贵族,气质高雅,风度迷人,是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她16岁时由姑母撮合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卡列宁。卡列宁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醉心于功名,孜孜于公务,是一架十足的官僚机器。他生性古板,毫无生活情趣,也不知爱情为何物。年轻、热情、生气勃勃的安娜与卡列宁结婚8年多,在死气沉沉的家庭里备受压抑,只有儿子谢辽沙能给她快乐和慰藉。
安娜的哥哥司忒潘住在莫斯科,由于与家庭女教师有暧昧关系,妻子杜丽跟他闹起了矛盾。安娜为调解兄嫂矛盾,从彼得堡赶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火车站,安娜与“彼得堡的花花公子”渥伦斯奇相遇。两人不自觉地同时注视了对方一眼,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奇已经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弯曲了的轻微的笑容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当时,渥伦斯奇正在向杜丽的妹妹吉提献殷勤。另一个贵族地主列文也爱着吉提。吉提迷恋于渥伦斯奇,她拒绝了列文而满心期待着渥伦斯奇的求婚。然而,渥伦斯奇一见安娜,便把吉提抛在脑后了。在舞会上,他不顾期待着与他跳玛佐卡舞的吉提,而去邀请安娜对跳,把吉提撇在一旁,使吉提蒙受了羞辱,为此大病一场。
安娜意识到自己与渥伦斯奇之间所产生的微妙感情,为了避免再与渥伦斯奇见面,她提前返回彼得堡。但没有想到,渥伦斯奇竟然与她同车而行。在中途的一个车站上,当她下车去透透空气时,一眼便看到了渥伦斯奇。“她在最近几天中不止一次地对自己说,就是刚才她还在说,渥伦斯奇对于她不过是无数的、到处可以遇见的、永远是同一模型的青年之一,她决不会让自己去想他的;但是,现在和他遇见的最初的一刹那,她就被一种喜悦的骄矜的感情所袭击。”她陷于紧张和矛盾之中。在彼得堡车站,她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前来接她的丈夫的面孔,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扼住了她的心,好像她期望看到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人。渥伦斯奇看到卡列宁,同样产生一种不快之感,正好像一个苦于口渴的人走到了泉水边上,却发现一条狗、一只羊或是一只猪已在饮着,把水弄脏了的时候所产生的感受一样。
在彼得堡,安娜经常出入于可以见到渥伦斯奇的社交场合。渥伦斯奇对安娜更是如影随形,紧追不舍。安娜得知吉提患了重病,要渥伦斯奇回到吉提身边去求得她的宽恕,渥伦斯奇却不顾一切地向安娜倾诉自己的爱情。安娜不许渥伦斯奇提到“爱”字,她说:“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正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所能了解的。”他们之间过分亲热的关系引起了社交界的纷纷议论。卡列宁决定要向妻子说明以下几点:“第一,说明舆论和礼仪的重要;第二,说明结婚的宗教意义;第三,如果必要,暗示我们的儿子可能遭遇的灾难,第四,暗示她自己可能遭受的不幸。”然而他的说明丝毫不起作用,安娜默默地认为“迟了,已经迟了”。从此以后,他们夫妻之间表面上一切如旧,但内在的关系完全变了。安娜终于成为了渥伦斯奇的情人。
一次盛大的赛马会,彼得堡所有上流社会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安娜和卡列宁也来了。渥伦斯奇是参赛的骑手之一,他在中途不慎摔下马来,安娜不由得大声惊叫,举止失常,当众哭泣。在回家的路上,卡列宁指责安娜举动有失检点,安娜绝望地望着丈夫冷冷的面孔说:“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我忍受不了你,我害怕你,我憎恶你……”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严格地遵守外表的体面”。他现在惟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才能去掉由于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他想到了决斗,但怕自己被打死或打伤,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又想到了离婚或分居,但考虑到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得安娜自由地去与渥伦斯奇结合,他便怒火中烧。最后他确信只有一个解决的途径,那就是:继续和她在一起,把发生的事隐瞒住世人,用一切手段去断绝他们的私情,而更重要的——虽然他自己没有承认这点——去惩罚她。他把这一决定写信告诉了安娜,安娜决心“不论怎样,我都要冲破他想用来把我擒住的那面虚伪的蜘蛛网”。
安娜跟渥伦斯奇有了孩子。安娜告诉卡列宁她即将分娩,请求丈夫同意和她离婚,并把儿子阿辽沙给她抚养。卡列宁不同意。她生下一个女孩,自己却患产褥热几乎死去。她在病床上乞求卡列宁的饶恕,并促使卡列宁与渥伦斯奇握手言和。卡列宁感受到上帝赐予自己的一种饶恕的幸福,渥伦斯奇也为此深受感动。渥伦斯奇感到了卡列宁的崇高和自己的卑劣,又感到自己已经永远失去了安娜,一切都完了,于是用手枪自杀。
安娜病愈后,尽管决心在卡列宁身边做个好妻子,但是无奈一看见他就发生一种生理的反感,为他对自己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憎恨他。渥伦斯奇自杀未死,伤好后被派往塔什干,临行前去与安娜告别,他们一见面便又无法分开了。
吉提到国外疗养一段时间后,恢复了健康。列文再次向她求婚,得到允许。他们在莫斯科结婚后,便到乡下去开始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列文在自己的庄园里常常亲身参加劳动,农民把他叫做“一位朴实的地主老爷”。他面对着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现实生活,努力探索新的经营农业的办法。他提出地主和农民都以同样的股东的身份参与农业经营,“以利害的调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恨”。但是他的这种新的经营方法不能得到农民的信任。他在农业经营改革方面的失败,使他婚后一段时间的家庭生活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美满幸福。他精神困惑,被“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所苦恼,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从一个农民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个人的欲望,而是为了上帝。列文终于获得了信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天命在我》《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星空职业者》《她不是潘金莲》《斗破之我为雷帝》《替嫁多年后》《仗剑独行斩鬼神》【全本书屋】《青仙问道》
舒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