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Hs293空舰导弹 (1 / 1)
德国Hs293空舰导弹
研制过程
Hs—293出现之时,世界上尚无“导弹”一词,当时,德国将其称之为“空中鱼雷”。该型导弹于1939年由亨舍尔公司开始研制,项目主持人是赫伯特·A·瓦格纳博士为首的研究团队。
项目由改装普通航空炸弹开始,将SC—500型普通航空炸弹装上轻质合金的弹翼和尾翼,1940年5月,制成了Hs—293V2滑翔炸弹。
1940年7月,在Hs—293V2炸弹及其载机上分别安装无线电指令接收和发射系统,使炸弹具有机动攻击能力。1940年9月,进而成功研制出Hs—293V3可控滑翔炸弹。同年12月,又将液体火箭发动机加挂在Hs293V3腹下,克服了航程短的弱点,试制成Hs293A0。
1940年12月17日,Hs293A0在佩内明德试飞成功。1943年7月,该弹在安装了最新研制成功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后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化的空舰导弹Hs293A1。
1943年盟军进入意大利后在福贾机场缴获了完整的Hs—293导弹,并迅速研制出了无线电干扰机,分发到舰队中,导致Hs—293A系列的攻击成功率大大下降。针对这一情况,亨舍尔告诉又研制出的Hs—293B,采用了有线制导方式,弹体尾部的线筒中有长达12千米的导线,并用FuG—207“多特蒙德”型发信机和FuG—237“杜伊斯堡”型接收机,替换了先前的“基尔”III/FuG—230b收发系统。
德国空军认为只有在超过70%的攻击行动中受到干扰才有必要将无线制导型更换为有线制导型。由于这种情况并未出现,因此Hs—293B没有投入生产。
此外还制造了一小部分Hs—293C,用于攻击舰船的水线以下部分,等于是采用基本型弹体的Hs—294。在投入生产前,该型被改称为Hs—293A2,准备用来替换基本型。
Hs—293D是一种划时代的设计,在弹首加装了电视摄像头,用无线电将图像传回载机,使轰炸机组可以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攻击。这种导弹的特征是安装在尾部用于视频传输的八木天线和弹首的摄像机整流罩,1944年8月进行了首次成功的实验,使用“Seedorf”3型和“Tonne”4a型制导装置。据德方称制造数量为255枚,并击中过一艘英军战舰。不过由于电视制导系统可靠性不佳,该型号最后被取消。
Hs—293E是试验型号,使用扰流板代替传统的操纵面控制机构。这种操纵机构被用在Hs—293A2的最终型上,不过没有投入实用。
使用无尾三角翼的Hs—293F于1943年后期取消了开发。带有末段引导头用于俯冲轰炸的Hs—293G则从未通过实验阶段。
Hs—293H是在Hs—293A基础上改制的空空导弹,用于攻击轰炸机编队,装备两部HWK—109—542或斯密丁109—513火箭引擎,配备声学近炸引信和新型制导系统,总重980公斤,战斗部300公斤。该弹制造了8枚原型。
Hs—293I配备了更大的战斗部,但是从未投产。Hs—293V6是专门用于喷气式飞机的型号,计划使用Ar—234作为载机,但是由于喷气机数量严重不足,只停留在设计阶段。
Hs—293的新颖和复杂造成了居高不下的设备故障率和产品不合格率。按照德方统计,第40轰炸航空团的哑弹率为28%,第100轰炸航空团为25%;攻击成功率方面,第40轰炸航空团为31%,第100轰炸航空团为55%。
结构特点
Hs—293A0使用基本型弹体和制导系统,为铝制应力蒙皮、点焊式结构。弹体下方加装了沃尔特HWK—109—507B型火箭助推器,火箭燃料为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钙或高锰酸钾溶液,使用压缩空气将燃料注入燃烧室,可提供600公斤初始推力,12秒后燃料耗尽之前的最小推力为400公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沸腾文学网【101du.net】第一时间更新《空舰导弹科技知识(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