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都》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spanclass="content-word-light"第12章/span
堤内损失堤外补
朱虎羚决定停收鲜玉茭棒子,第二天一早拉上王开淼就去农户家收干玉米。闫小羽和公爹在地里掰玉米等着朱虎羚来收,等了一上午没等来。小羽骑车去家找朱虎羚,虎羚两口子都不在家,只得另找人把玉米穗拉回家。中秋节前,土旺从北京回到家,述说老板总是欠账,既然虎羚安然归来,他不必再担心会出啥事,他也不去北京打工。
虎羚给转运站上了几天干玉米,眼见着价格一天比一天高,就想囤些玉米。爹遭意外赔偿款大头在他手上,够囤三万斤玉米。他收上玉米就堆放在家中,钱用光了再去转运站交货。一斤已经上涨几分钱,这可比现收现卖利润大得多。广西人赶时间抢着收货,也不过风车,玉米一来,拿钎杆探入编织袋再抽出来,检验水分和霉变粒,只要不是严重超标,就称重卸货。
虎羚早出晚归倒腾了半个来月,眼见农民都清楚价格天天在涨,价格便宜不卖,收粮人的利差越来越微薄,要不是他囤货再卖,简直不怎么赚钱。他又动起歪点子,试着往编织袋里掺土。掺干土还是湿土?他犯了愁。过去他卖化肥有过试验,干土荡灰轻易就从编织袋钻出来,那就掺湿土吧。他往袋子里掺了些湿土去交货,广西老板几扦杆抽出来湿土,当场露馅,有的玉米还发了芽。广西老板数落他:“老乡,做买卖要实打实,掺土不地道啊!哈哈。”
朱虎羚说谎话已经不脸红,摆手否认:“老板,我他娘的也是吃掏上了当,老百姓素质低,只知道掺土赚钱,弄得我亏本。老板借我个扦杆吧,我收粮付款前,先扦扦老百姓玉米袋子里有没有掺假。”
广西老板大方,送给朱虎羚一枝扦杆。这扦杆二尺来长,空心铝葱杆形状,中间有条二十公分长七毫米宽的缝,用来扦取粮食颗粒;木制手柄中间是空的,可往外流样品。虎羚把退回的货拉来家,把掺进去的湿土一袋袋筛出来,多耗费一道工序不说,累得满头大汗。他不甘心就这样遭遇滑铁卢,反复琢磨掺啥东西扦杆探进去扦不出来。比扦杆细小的不行,得掺大东西。土肯定不行。掺啥呢?他试着把拇指大的石头、碎砖块掺进去,还真行,扦杆尖尖头插入袋中,将碎石头挤向一边,扦出来的全是玉米。朱虎羚得意地骂出一句:“老子卖个玉米还得研究半天,得像个科学家。”
一袋子掺多少合适哩?一百二十斤重的编织袋,一袋子掺六斤正好,六斤就是三块六毛钱,一天就能多赚一百块钱。
后来,广西收货方反馈来情况,说陆陵发去的玉米里面掺有碎石砖块,决定停止收发陆陵玉米。朱虎羚这才作罢,正好农民手里存放的玉米基本告罄。闲歇下来,朱虎羚总结了收玉米的账,总共赚了六千块钱。
大雁南飞,秋日结束。县城里面陆续开了几家歌城,朱虎羚与朋友喝罢酒,经常去歌厅包间唱歌,混在脂粉、肚脐与耸动的胸脯之间逍遥自在。频频光顾,虎羚认为开歌厅比干其他都来钱快。虎羚拿贩玉米的利润租赁两间KTV包间,撺掇正愁没事做的楼土旺,要他跟自己合伙开歌房。楼土旺摇头说:“我唱不来歌,嘴笨也拉不来客人。”
朱虎羚一副满不在乎口气说:“这些我教你。”
土旺架不住朱虎羚软缠硬磨,闫小羽也夸说虎羚有经济头脑,与虎羚合伙经营肯定能赚到钱。土旺经不起劝说终于入伙。朱虎羚能言善语,语多幽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KTV经营的风生水起,用他的话说就是财源滚滚来,搭黑不受罪。
凡是来钱快的生意仿效的就越快,歌城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竞争愈加激烈,有人暗地里搞起出卖肉体的生意,渐渐地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一段时间,歌城开设规模成为地方经济繁荣与否的标志之一。公安局和文化局不定时虚张声势打击查处,多是罚款了事。老板给管事儿的扯上互利关系,查处就成为象征性走过场。
楼土旺觉得干这种营生,来钱是来钱,不是个正经事,正经人不应该出卖灵魂与肉体,三番几次对虎羚说想要退出。朱虎羚瞪眼骂他,只不给他退股。土旺没辙,打发老婆闫小羽来顶替他,他仍旧去铁路专用线搞装卸。闫小羽来看管歌厅,发现朱虎羚与歌厅小姐汪汪不清不白有瓜葛,找茬打发汪汪去了别的歌城。
王开淼也逮住过虎羚一回,虎羚死不认账,王开淼也没办法。那是冬天里某个深夜,虎羚穿着毛衣毛裤,待客人散去,与汪汪在厅里锁了门;虎羚褪下半截裤子在沙发上与汪汪做爱,完事毕,虎羚擦净下体兜起裤子,汪汪左左右右找来找去寻不见避孕套,虎羚帮着找也没找到。汪汪烦愁埋怨虎羚:“你是不是给我顶进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