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一

毛泽东一代英雄。英者,聪明秀出也;雄者,胆力过人也。虽然晚年糊涂,犯下大错,但其文韬武略,果然是震古烁今。他作词,藐视滔滔英雄豪杰,云: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几乎一笔抹了吾华夏数千年英雄好汉。不过,秦皇、唐宗、宋祖,以及那一生杀人无数的成吉思汗(他一生杀人在数百万以上,且多是平民及放下武器的人),毛泽东怎么对他们嗤之以鼻,我都没意见,唯独对“汉武”—汉武帝刘彻,我倒是有些不同的想法。我读过他一些诗,如《瓠子歌》、《秋风辞》,苍凉幽壮,沉郁顿挫,他不是一个缺少文采的人。当然,这不是我偏爱他的主要原因。我偏爱他,是因为他活泼、好动,生命力旺盛,精神健全,好玩乐。他往往顽皮而至于无状,好意气,又常常不惜血本。更主要的,是他有幽默感。在专制体制中而有幽默感,这需要多么顽强而不屈服的个性。这种幽默,是铁树开出的花,是沙漠幻出的海,是鸟笼暂开的天的一角,是黑屋铁壁漏泄的一线光亮。我们见过“政治上正确”的严肃面孔太多了,我们简直不奢求活命,只求死前能松一口气。我们有时真的是仅仅需要屠夫唇边的一纹笑意,屠刀尖端的一弯柔美的曲线。我们有时真的仅仅希望把“屠夫的凶残,化为一笑”(鲁迅语),用他的幽默,作为我们的临终关怀……

假如我们注定做奴隶,并且这奴隶之路还刚刚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还看不出这奴隶命运有摆脱的可能,那么,我以为,给刘彻这样的人做奴隶,会比给朱元璋这样的人做奴隶多一些开心。

我这样说话完全是奴隶的口吻。我的“思想的历史”写到这里,将要接连写几个由独立人渐渐沦为奴隶甚至奴才的文人:东方朔、司马相如、朱买臣……写奴隶,写奴隶人格,是必须揣摩奴隶心理的。让我以奴隶的口吻开讲吧……

汉武帝名刘彻。这“彻”字可有个来头。他母亲生他前,梦见一头猪,所以生下他后,就叫刘彘,彘与彻在古音中一声之转,后来,便改作“彻”,所以,彻就是猪。汉武帝的多欲与大度,倒真和猪的特性相像。他一生干了不少大事,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但他一生又干了不少荒唐事。他个性太丰富,生命力太强大,以至于森严的体制并不能约束他,反倒是他给森严的体制带来了一丝活人的气息。他一生浪漫,好奇、好色、好才。他好奇,是不惜血本,为了大宛城中几十匹上等好马,他前后两次派兵达数十万以上,还有十数万头牛,三四万匹马,万余头骆驼、骡子和驴,时间花了两年多,人死了好几万。他好色,是不论出身贵贱,卫子夫、李夫人都出身低贱,但他都爱得死去活来,直至上穷碧落下黄泉,并且为了她们不惜和上层社会翻脸。他好才,更是不拘一格,且不求全责备。他要立“非常之功”,所以便求“非常之人”,哪怕这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人生污点。他不大喜欢规规矩矩的人,他的长子“仁恕温谨”,他就不满意。他喜欢李广那样的奇才,可惜李广老了。他伐南越,要用两千人,庄参说不够,他就把庄参免了,韩千秋说只要两百人就够了,他便马上认为韩千秋有出息。他伐匈奴,派李陵去管辎重,可是李陵却想做前锋,他劝李陵说:“你练的兵都是步兵,能行吗?我又分不出骑兵给你。”李陵说:“我只要五千步兵,就可直捣单于巢穴。”他便马上认为李陵了不起,真的就让他做前锋。他就是这么一个爱听大话的人,这很像是从高祖刘邦以来的刘家家传。

他爱说大话,就有人给他说大话。他刚即位,下了一道求才诏,宣称要超常规地提升他们,一下子四面八方给他上书自卖自夸的人以千数。这其中有一个滑稽大王,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叫东方朔,从小死了爹娘,靠兄嫂抚养长大。我十三岁开始读书,只三年,所学的文史知识就足够用了。十五学击剑,十六诵《诗》《书》,一下子读了二十二万言。十九岁学孙(武)吴(起)兵法,熟知行军布阵指挥之法,又读了二十二万言。合起来我东方朔已熟读了四十四万言了……我今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眼亮如明珠,齿美如编贝。我勇敢像孟贲,敏捷似庆忌,廉洁如鲍叔,诚实赛尾生。像我这样出色的人物,应该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吧。我冒死把这些报告给您。

我们可以想象武帝读这封“文辞不逊,高自称誉”的自荐信时的表情。他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笑。读完了,他马上就觉得此人了不起,把他留下来,让他在公车令那里等待诏命。每月发给一袋粟,外加二百四十个零花钱。

可武帝此时不过才是个十六岁的小青年,贪玩误事,过后他竟把东方朔忘了。东方朔等了很久,还不见任用他的诏书。这样下去可不行。此时与他一同住在公车令处的还有一群也在“待诏”的侏儒,东方朔吓唬他们说,皇上准备把他们这些不能耕田不能打仗的人全杀了。侏儒们吓哭了,东方朔又假装好心地指点他们说:“等皇上车子经过这儿时,你们去向他磕头求情。”过了没多久,武帝的车子从这儿经过,这一班侏儒全都跑到马路中间大哭,磕头如捣蒜。武帝莫名其妙,问:“你们要干什么?”侏儒们说:“东方朔说皇上要杀我们。”武帝知道东方朔诡计多端,把他招来,问他:“你为何要吓唬这些侏儒?”东方朔说:“我东方朔活要说,死也要说。侏儒们身长三尺,每月领一袋粟,二百四十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多,也是每月领一袋粟,二百四十钱。侏儒们撑死了,我却饿死了。我的言论若可用,希望您把我和侏儒区别对待,不可用,您把我罢归得了,不要让我在这儿白吃长安的粮食!”武帝大笑起来,让他待诏金马门,可以接近皇帝了。

武帝和几个术数家玩“射覆”,将一种叫“守宫”的虫放在盆下盖住,让他们猜,他们都猜不中。东方朔自夸说:“我曾学习《易经》,我来猜。”他就装模作样地在地上摆蓍草,布下卦阵,嘴里念念有辞:“说它是龙没有角,说它是蛇又有足,善于爬墙能攀壁,不是守宫即蜥蜴。”武帝大叫一声:“好!”拿来十匹丝绸赐给他,又让他猜其它东西,他竟连猜连中,身旁的丝绸越堆越高,却让旁边的另一个人越来越不服气。

这人就是很受皇上宠爱的倡优郭舍人。这也是一个滑稽大王。他在旁边看着东方朔连连得手,不禁醋意大发。他说:“东方朔太狂妄了,他只不过是侥幸猜中罢了。请允许我来让东方朔猜。他猜中,我甘愿被捶打一百下,他猜不中,请皇上也赐给我丝绸。”郭舍人把树上的寄生物(大概是干菌之类吧),覆在盆下。东方朔说:“这是草结成的圆圈圈。”郭舍人说:“我就知道他猜不中。”东方朔说:“生肉为脍,干肉为脯;长在树上是寄生,覆在盆下是圈圈。”皇上就让倡伶们捶打郭舍人,舍人受不了疼痛,大声呼叫,东方朔说:“嘿!嘴上没有毛,喜欢叫嗷嗷,屁股翘得高!”郭舍人不服,又和东方朔斗暗语,舍人问,东方朔答,层出不穷,滔滔不绝,举座大惊。武帝就此让东方朔做了常侍郎,大得爱幸。

这就是东方朔接近皇上,走上朝廷的三步曲。

上中学时,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知道东方朔,觉得他是一个怪人,竟能认识一种叫“怪哉”的虫,还知道用酒一浇,就化了。后来对他了解多了,才知道,他认识的东西还真多。有一次,建章宫后阁中突然跑出一个怪物,形状像麋鹿。武帝跑去看,问左右大臣,没有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大家就想起东方朔了,把他叫来认。东方朔看了看,说:“我认识。不过,得先请皇上赏赐我美酒好饭,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大家都等着他,他吃饱喝足,打着饱嗝过来了,却又说:“某某地方有几顷公田、鱼池和薄苇地,望陛下把它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这样他才开了尊口:“这就是驺牙嘛,这可是个好兆头哩,如果远方有人来归服,驺牙就先出现。它的牙齿前后一样,大小相等,排在一起像没有牙一样,所以叫驺牙。”

很显然,这是他自己根据这个动物的特点胡诌的,反正别人都不认得。他倒乘机大捞了一笔。也真是运气,一年后,匈奴混邪王带领十万众来降汉,似乎应验了他的胡说,汉武帝又再赏赐他很多钱财。

他也喜欢故作怪诞,以引注目。他与武帝之间的谈话,大多都是寓言、卮言、无端崖之辞和谬悠之说,这大概是他的处世之道吧?

有一个夏天,武帝赐侍从大臣肉。按照规矩,肉由一个专门的官员以皇帝的名义分赐给大家。可那天大臣们到了宫殿,看见肉在那儿,分肉的官员却迟迟不出来。东方朔等得不耐烦,拔出宝剑,自割一块,掂上就走。那分肉官知道后,奏明皇上,要皇上惩办东方朔不敬之罪。武帝召来东方朔,批评他一顿,东方朔摘了帽子,趴在地下赔不是。武帝知道这家伙滑稽,说:“先生起来,自己骂自己让我听听。”东方朔就站起来,数落自己的不是: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阵问长生

观虚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替代品

半截白菜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地精咖啡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