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故事》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陈天华
陈天华(1875~1905),中国民主革命者。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军国民教育会),与黄兴等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以通俗的说唱体著作《猛回头》、《警世钟》等,宣传革命思想,影响甚大。次年回国参与组织华兴会,准备在长沙起义未成,逃亡日本。1905年参加发起同盟会,担任书记部工作和《民报》编辑。同年11月日本政府颁布《清国留学生取缔(di)规则》,他于12月8日在横滨海湾愤而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鼓励同志誓(shi)死救国。有《陈天华集》。
以身殉(xun)国,唤醒同胞
陈天华于1875年出生在湖南新化,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是个书生,家里穷,他在家里设教,教孩子读书识字。为了生计,陈天华去给别人放牛,弄一碗饭吃。直到15岁那年,家境有所好转,陈天华才进了私塾。
陈天华读书的时候,对乡间的民俗文学感兴趣。他小时候喜欢民间流传很广的传奇小说。他还用那种通俗语言写小故事、小笑话、山歌小调等。他成了一个运用通俗语言进行写作的聪明学生。由于生活在劳动人民中间,陈天华深深体会到了人民大众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他感到这个社会不公平,便立志长大以后改造社会,为人民大众的幸福创建一个崭新崭新:极新,簇新。的天地。
在陈天华的家乡,有人仿效省城梁启超任教的时务学堂,办起了新式学堂。陈天华就人了当地的新式学堂继续学习。
陈天华的老师是个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在课堂上,经常宣扬梁启超、谭嗣同的变法维新主张,陈天华日益受到新思想的感染。
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的鲜血染红了那个令人悲痛的年代,同时也唤醒了一批知识分子。他们认识到,改良维新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革命,才能有出头之日。中国才有希望。
陈天华参加考试,取得了官费留学的资格。在去日本之前,陈天华担心到日本之后,读不到中国的书籍,就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大量阅读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陈天华被选为留日学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家乡,这在当时是受到众人羡(xian)慕(mu)的。
1903年春天,陈天华到达日本东京。陈天华刚到日本就投入到由留日学生掀(xian)起的拒俄运动中去。他积极参加了“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等爱国组织,开展爱国活动。
他被爱国激情所冲动着,给家人写信,信中大谈他在日本的爱国活动和一些革命的思想,没有儿女情长,也很少提及思乡之心。
一天晚上,陈天华刚刚参加爱国活动,回到宿舍,思绪既热烈又愤懑(men)。他咬破指头,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指刷出了五个血字:“敬告湖南人”,接着将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倾泻(xie)到纸上。
陈天华给家乡父老写完信之后,又给湖南各个学校写信。陈天华写出了几十封血书。湖南的许多人都收到了他的血书,人们都为他的爱国激情所感动。
就在这年冬天,陈天华和黄兴被爱国同学推举为归国革命运动员,回到湖南开展革命运动。
1904年2月,陈天华和黄兴、宋教仁等湖南爱国志士在长沙组织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但起义失败了,陈天华又到了日本。他意识到,革命就要先做舆(yu)论工作。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人民大众还没有被发动起来。所以到日本后,他大力宣传革命的道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斗破之我为雷帝》【手打小说网】《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晋末长剑》《少女的野犬》《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全民星海时代》《武纪》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