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坦克传奇》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第十一节苏联T—72主战坦克
概况
前苏联在1961年开始生产T—62主战坦克,以后研制了T—64主战坦克,由于T—64包含了前苏联太多的先进坦克技术,制造的单价在70年代就达到了300万美元一辆,再加上T—64坦克在很长时间内扮演的是一个技术验证的角色,决定这个坦克只能在苏联使用。
不能用于出口创汇,事实也是这样,所有的T—64车族全部在苏军精锐一线坦克部队服役,没有一辆出口。为了可以大量的装备苏军,并且降低单车成本,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
该坦克1971年投产,1973年大量装备部队,1978年将T—72G的全套生产许可转让南斯拉夫,从1979年起,还装备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罗马尼亚等华约国部队,同时向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印度等国出口。
该坦克于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国国防部长率领的代表团公开展出,接着又在同年11月的莫斯科红场检阅中公诸于众。1982年黎巴嫩战争期间,参加战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毫米坦克炮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升机发射的陶式反坦克导弹、155和203毫米火炮发射的改进型常规炮弹以及美制集束炸弹的反坦克子弹击毁了多辆。
结构特点
总体布置
该坦克的车体用钢板焊接制成,车内分为前前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后部动力舱3部分。驾驶椅在车体前部中央位置,驾驶员有1个位于车体顶装甲板上的舱口盖,可从车内开关舱盖。驾驶员开窗驾驶时,首先必须将火炮向一侧转动一定角度并加以固定,关窗驾驶时,昼间借助潜望镜、夜间借助红外或微光潜望镜观察。
车体前上装甲板上有1个“V”型防浪板,并装有前灯,型号为ФГ—125.驾驶员两侧的车首空间存放可防弹的燃油箱。车体前下甲板上装有推土铲,平时有防护作用。车体两侧翼子板上有燃油箱和工具箱,车体后部还可以安装两个各200L柴油的附加油桶。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炮塔内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
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1°30′,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可达—6°,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3°,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武器系统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为—4.5°~+14.5°,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热护套用轻合金薄板制成,共4节,抽气装置在炮管中段偏向炮口位置。
125毫米滑膛炮可以发射3种分装式炮弹:БР11式或БМ12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ЗБК14М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О19式尾翼稳定榴弹。
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为2120米,初速1800米/秒,两种穿甲弹的穿甲厚度分别为300毫米/1000米和400毫米/1000米;破甲弹初速为900米/秒,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米,破甲厚度为475毫米/1000米;榴弹初速为850米/秒,最大有效射程9400米。该坦克携有39发炮弹,其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和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
分装式炮弹采用半可燃药筒;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炮塔吊篮后的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该装弹机由旋转式输弹机、链式提升机、链式推弹机、火炮闭锁器、自动抛壳机、控制盒和操纵台等部件组成。旋转式输弹机中的炮弹按弹丸和装药分别存放在输弹机的下层和上层,呈圆形辐射状盎,由驱动电机将所需弹种转至提升机提升位置,提升机提升弹匣内的弹丸和装药至火炮正后方位置,推弹机分别将弹丸和装药推入膛内,记忆盒记忆所储放弹种。
在装填之前,火炮闭锁器将火炮固定在4°30′仰角位置上,以便进行准确装填。自动抛壳机可将非可燃的短柱形金属药筒底壳自动抛向炮塔外。该炮射速为8发/分钟。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车长指挥塔前面有1具TKH—3双目昼夜合一瞄准镜,它的红外探照灯装在指挥塔上。车长瞄准镜两旁各有1具潜望镜,指挥塔舱盖上有2个朝向左后和右后方向观察的观察镜。
炮长舱盖上有1个潜渡时装潜渡筒的通气孔和2个观察潜望镜,舱盖左前位置有1具昼夜合一的周视瞄准镜,红外探照灯在瞄准镜左前方。炮长瞄准镜通过四连杆与火炮同步动作,左侧是夜间使用的1—49—23红外瞄准镜,其目镜高度与火炮齐平。
早期的T—72坦克装有合像式光学测距仪,基线长为1.5米,放大倍率为8,测距范围为1000~4000米。
瞄准镜右目镜系光学测距仪的目镜,测距时用炮长主瞄准镜粗瞄目标,使目标置于视场中心区,目标图像位于分像线上下,距离不符时目标垂直轮廓线在左右错位,转动操纵台使垂直线在分像线上对齐,此时距离指示线对着的数字即表示目标的实际距离。
改进型T—72坦克在炮长舱盖前下方装有激光测距仪。125毫米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肝到厨神才算开始》《她不是潘金莲》《志怪书》《谁教你这么御兽的》《重回年代赶海打猎》《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