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宁古塔流人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这一日,解送队伍来到中后所,在此稍作休整。中后所是一个地方,地址是现在绥中县县城。

明清朝实行卫所制,数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所卫都有城池。宁远卫到山海卫之间便有沙后所、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

卫所设立于明代,随着屯田屯军制度的逐渐衰落,卫所的军事功能也随之衰落,后来虽然形成了镇戍制度,但卫所仍然大量存在。清初沿袭明代的卫所,但顺治初年起就不断缩减。暂时保留的实土卫所,即有管辖地区的卫所,也将卫军改为屯丁,军事职能大大减弱,主要是屯田。

卫所的行政性质与州县类似,官员职掌也带文职性质,而且这种卫所也不断改为州县,雍正二年又下令:除边区无州县可归之卫所及漕运卫所外,其余内地所有卫所,皆归并于州县。到了雍正五年,全国一共有卫78个,所39个,咸丰以后河运漕粮不断改为海运清运卫所,并且也在不断裁汰,到了光绪二十八年全部废除。其他没有漕运省份的卫所,乾隆以后仍不断被改设州县或裁归州县。乾隆中期以后,仅贵州、甘肃有少量卫所。

卫所按照省来设官。每省设省城掌印都司一人,统掌全省卫所。它的品级,顺治十年定为从二品,十三年改为正三品,康熙三十四年改为正四品。明代三司之一的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即都司,到清代已不是省级长官,且品级一再降低,最后成为一般中级武官的职名。有的省份设有行掌印都司,分辖该省下的某地区卫所,它的品级初为正三品,顺治十年定为从三品,康熙三十四年改为正四品。省级还分设各类都司佥书,有管屯、操捕及屯田、屯操、屯田水利都司佥书等名目,初为正三品,顺治十年改为从三品,康熙三十四年改为正四品。各省掌印都司、行都司、都司佥书诸官,于顺治十二年至雍正三年间被陆续裁汰。顺治朝,卫所的衙署配置文职官,有经历、都事、断事、司狱、知事、吏目、仓大使、副使、库大使等首领官、杂职官,文职典吏等书吏以及衙役、牢役、门子等胥役。个别卫设府佐贰通判,来兼管卫事。有设儒学者,另外设置了教授、训导等教官。

卫所主要职掌是屯田或漕运。有管辖地域的,为实土卫所,兼管民事。卫所守备、干总,分管屯田、屯丁,有钱谷、刑名的职责。屯田钱粮之征收、保管、报解,都让经历、吏目、仓库大使等官及书吏协助办理。刑名的事情都是司狱、断事等官佐理。卫所官也执掌境内命盗劫掠等罪犯及旗下逃人之缉捕,以及稽查私铸钱文等事情,因而又有训练屯丁之责。在各都司的都司佥书裁撒后,卫所守备、千总等于乾隆三年改归知府管辖。漕运卫的官员,则执掌漕运及相关屯田事务。

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初,凡百设施,多仍明制,因势利用,郡县之外,仍置卫所,虽非统辖军伍,然分佃屯田。顺治初年,清朝统治者对明代卫所制度进行了改造和调整,重建了新的卫所制度,确立了设卫所以分屯、给军以领佃的原则。民属郡县,军隶卫所,军民错处,彼此相维。顺治三年定屯田官制,裁卫所指挥千百户,每卫设守备一员,千户改为卫千总,百户改为卫把总,分理卫事。顺治、康熙与雍正之后,屯卫之兵,屡经裁汰,卫所亦多归并于州县。与此同时,卫官大量裁汰,屯丁改为民籍,屯田按民地起科。乾隆之后,卫所或并或改,除漕运卫所以及少数边区卫所仍旧保留外,其余卫所完全转变为州县一级的行政单位。嘉庆、道光之后,漕运改为海运,屯卫之制始大变。光绪二十八年屯丁运军名目,概行删除,其原设之卫守备千总等官,并著裁撤。宣统三年天下卫所始尽裁矣。至此,卫所制度彻底消失,化作历史陈迹。

对卫所介绍到这。吴兆骞一路诗歌走来,在次前卫赋诗一首:“落日莽茫茫,严城列雉长。

地形环汉塞,山色接辽阳。

风劲沙恒响,春馀草乍芳。

关门今不战,万里尽耕桑。”

借着在中后所稍作休整的机会,方拱乾率领众人登上中后戍楼。方拱乾极目四望,马儿累得病病殃殃、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城池残破不全、伤痕累累,猪、狗在星罗棋布的战垒中到处游弋,山野刚刚泛绿就被盖上一层黄沙,一路看惯了由于战争毁坏的城池、村落,自己的荣辱起伏和这些何其相似,兴废都是那么平平常常!苍凉之感涌上心头,赋诗一首《中后所城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古城神韵宁古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相关阅读More+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九霄落雪

黜龙

榴弹怕水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坟土荒草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昆吾

佣兵1929

山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