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天才一秒记住【沸腾文学网】地址:101du.net

和吴兆骞一样,全部江南丁酉科中式举子(只有程度渊在逃),全部拘索至京。这时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的调查报告也送到顺治皇帝手中。在调查报告中,一共举报了八名举子“显有情弊”,其中方章钺赫然在内,吴兆骞并不在其中。

顺治十五年(1658)顺治十五年二月庚戌,顺治皇帝照顺天闱的例子,亲自复试江南举人。

一大早,众举子被押至瀛台。瀛台位于西苑中海之中明朝时称南台,公元1655年6月,顺治帝因其三面临水,如海中仙岛,取“人间仙境”意,命名明南台为“瀛台”。此处波光荡漾,垂柳依依,风光迷人。真是风光绝好之处。

顺治帝选在瀛台,是因为在这里他和董鄂妃经常留连忘返。顺治帝仰慕汉族文化,而五们蒙古后妃均目不识丁。顺治帝和她们没有共同语言,在一起时兴趣缺缺。但董鄂氏却出口能诵《四书》及《易》,又精通书法,顺治帝与她志趣相投,真有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顺治皇帝力排众议,册封新入宫的董鄂氏为贤妃。当年九月二十八日,即晋为皇贵妃。才一个月的功夫,董鄂氏便由妃子升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史所罕见。不仅如此,当年十二月初六,顺治皇帝还特意为董鄂氏举行了隆重的册妃典礼,并下诏大赦天下。终清一朝,这是唯一一次因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例子。尤其是温婉贤淑的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后,顺治皇帝更将她们母子捧到了天上,并一心要立皇四子为太子。

顺治皇帝对董鄂妃母子的宠溺,却将她们母子推入死地。倘若董鄂妃之子将来成为皇帝,那么董鄂妃将来就是皇太后,势必对满蒙贵族间的政治关系构成威胁。孝庄太后从长远的利益着想,决意置董鄂妃于死地,但以她的老谋深算,自然不会明目张胆地下手。她有意在董鄂妃刚刚生产之时,宣称圣体违和,养病于南海子,并要后妃们随身伺候。董鄂妃不敢悖旨,被迫拖着极度虚弱的身子前往南海子,没日没夜地侍奉太后寝食。经过一番折腾,董鄂妃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很快就形销骨立。趁着董鄂妃无暇顾及儿子,众蒙古后妃趁机对皇四子下手,这位尚不足百日的皇子在懵懂中就被毒死。对于蒙古妃子的所作所为,孝庄太后睁一眼、闭一眼,虽有不忍,但为满蒙贵族利益也只得将此皇子舍弃,只为置董鄂妃于死地,除去心头大患。果然皇四子一死,董鄂妃承受不住这致命的打击,很快就倒下了,从此缠绵于病榻。

待董鄂妃病情稍缓,顺治帝打起精神复试江南举子,将考场从太和门移到瀛台,并定下复试的题目为《瀛台赋》,期待有一天董鄂妃能下地时,重游瀛台,和她一起评点众举子的文章,以娱爱妃。好一个痴情皇帝,竟是如此用心!可叹,可赞!一个纵情声色的皇帝,竟为了一个董鄂妃完成了好色淫纵之徒到情圣的华丽转身。

参加复试的举子却完全没有体会到顺治皇帝的良苦用心,一个个失魂落魄、战战兢兢。也难怪如此,复试的环境极好,复试的氛围却极度压抑。试官罗列侦视,堂下罗列武士,每个举人都身带刑具,黄铜夹棍、腰市之刀密密麻麻地摆在堂下,一阵阵寒气传来,众举子不禁打起寒颤。这还不算恐怖,每名举子身边更有两护军监视,持刀相向,如临大敌。

这哪里是复试的样子,分明是要兴师问罪!

见此情景,吴兆骞悲从中来,“这哪里是复试!分明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对华夏文人的侮辱!”一时感慨万千,把笔一扔,朗起说道:“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的吗?”忽然一个想法冒了出来:“我就不写,区区一个举人名头,不要也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宁古塔流人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数风流人物

瑞根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黜龙

榴弹怕水

天唐锦绣

公子許

谍云重重

尘中陌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