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宁古塔流人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沸腾文学网101du.net

兵丁给郑芝龙取下脖子上的枷、脚上的镣。

家人们都感动得不知怎么才好。郑芝龙更是扑通一声跪在了李元清面前,“义士,请受我郑芝龙一拜!”

李元清吃了一惊,忙伸手将郑芝龙拉起来。

八旗兵丁们因喝了一些酒,再加上天热,走路劳累,都在树荫下昏昏入睡了。

被看押的犯人中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悄悄地走到李元清跟前,悄悄地问:“请问这位义士尊姓大名?”

“我姓李,名叫元清。”

“听你口音,看你长相及穿戴,你不是满人,好像是汉人。”

李元清微微一笑:“好眼力,我是河北永平府临邑县李家庄人氏。”

又一青年问:“何以到此?”

李元清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姓李,和李自成是同姓,有谋反朝廷的嫌疑,因而迁移。”

众人都苦涩地笑了。

连郑芝龙也微微笑了,说:“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然后,话锋一转:“来了以后,怎么样?”

李元清说:“事已至此,只好往前混了。混个几十年,两眼一闭也就拉倒了。”

李元清本不想打听,但还是没忍住问道:“郑公您是什么罪?披枷带锁地!”

郑芝龙长叹了口气,又闭上了双目。显然他不愿意叙述那些伤心的事。

先前说话那个青年说:“我看你为人实在,心眼也好,我给你讲讲吧。”

郑芝龙,字飞黄,原名一官,天主教名尼古拉,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郑芝龙发迹于日本平户,以东南沿海为基地,经营武装海商集团。后郑芝龙在离开日本到台湾建立新的根据地,不仅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私人海军,而且效仿明朝在台湾设官建置,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割据政权。明政府无力剿灭郑芝龙便转而招安,1628年,郑芝龙受到明廷招抚,官至都督同知。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中国海200年后,重夺了海上主导权。清军入关,郑芝龙于1646年降清后被软禁北京;清朝利用郑芝龙多次招降其子郑成功不成,遂于1655年入狱。顺治十四年(1657年),原明郑将领,提督黄梧上疏,力主叛臣之家族应当逐出帝都,乃被命充军盛京宁古塔,唯未果行。顺治十七年(1660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海”罪名拟定将郑氏斩监候,改为流徙宁古塔。

李元清很感兴趣地听起来。当听到郑芝龙打败荷兰称雄海上,通商于东洋南洋各地,招纳数万灾民移垦台湾,任明五虎游击将军,拥兵二十万、大小船只三千余艘,维护海防安全,拥立唐王称帝,被封南安侯、平国公,权倾朝野,李元清不禁肃然起敬;当听到唐王被擒绝食而死,郑芝龙受降将洪承畴的招抚降清,招安郑成功不成而流放宁古塔,不禁为之叹惜。

李元清虽然是沙尔虎达任命的官庄庄主,但他只能管理官庄的一般事务,主要是按照清廷及宁古塔衙署的规定收缴税赋,如按地亩、人口收粮食、猪、炭、石灰、柴草等,其他事务,特别是对流徒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宁古塔衙署直接派人管理。

郑芝龙一家到上官地官庄后,李元清因同情郑芝龙,敬佩郑成功反清复明、驱逐荷兰殖民者的英雄行为,动员庄里的李姓人家,给郑家搭盖了六座地窝棚,郑芝龙夫妇、郑芝豹夫妇以及郑世忠、郑世恩、郑世荫、郑世默,每一家都住一座地窝棚,准备了充足的柴草等烧柴和粮食、萝卜、土豆、大白菜、山野菜等吃食。

郑芝龙拉着李元清的手,十分感激地说:“李兄,我在宁古塔能遇到你们一家,真是万幸,我郑芝龙全家永远不忘你的恩德。”

李元清说:“咱们都是炎黄子孙,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你就安心在这吧,我会尽量照顾你们的。”

李元清说到做到,他不仅个人关心郑芝龙一家,还对家里人说:“郑芝龙是明朝的忠臣,儿子郑成功是保卫国家、驱除外夷的英雄,不管朝廷怎么对待他们一家,我们要好好待他们,想办法让他们吃好、住好。”

李元清夫人是一位贤达的女人,她时常去郑家找颜氏唠嗑解闷,教颜氏做活计,耐心告诉颜氏宁古塔风土人情,看到颜氏缺的生活用品,就从家里拿,宁可自己家不用,也要拿过来给人家用。

颜氏一见李夫人对她家这么好,心里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她思考了好久,对李夫人说:“我来到宁古塔举目无亲,我见你为人忠厚,对我又十分关照,如果不嫌弃,咱们俩结拜干姐妹吧!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古城神韵宁古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沸腾文学网101du.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相关阅读More+

秦吏

七月新番

织明

蜗牛非牛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