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101du.net

离开军营,,杨皓只带着席小树,与黄校尉重新进了城。

马车就暂时放在军营内。

这次他们自启夏门而入,沿着大街的上行道,在槐树下缓缓而行。

杨皓听黄校尉对长安说头头是道,似乎对长安很是了解。

不由问:“黄兄是长安人?”

“算是长安人。”

黄校尉面露缅怀:“我家本在龙首夹城,便在龙首山下,长安城东北角之外。”

他笑说:“我自小任侠,仗着有几分力气,与长安城内侠少在坊间乡里横行。后来得了教训,便从了军。之后便在沙洲落了户。”

“怪不得黄兄对城内如此熟悉。”杨皓笑说。

“哈哈,长安城内,共一百零八坊。虽说世事无常,这一百零八坊却是不怎么变的。”

黄校尉指着大道边上坊墙,说:“这些坊墙,看着一般无二,然各坊却不尽相同。越是北面,坊内住户越是富贵。越是南边,则越是贫苦。坊内房屋自然不一样。”

杨皓看着坊墙下一丈多宽的排水明渠:长安,确实是算是当今时代很科学的布局设计。

被南北各十几条,六十米一百多米大道,纵横成棋盘状的布局。

从西市来看,坊内应该也是棋盘状布局。

坊内外,都不仅考虑到了交通,修建了宽敞的道路,还考虑到了排水,修着完善的排水系统。

他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坊墙不高。方才我从西市出,向南一路走,边走边看。北面各坊,从坊内屋檐就可看出,实较南边各坊要好些。”

“那是自然,北面靠近皇城,官署尽在皇城之内。附近更有国子监、各道进奏院。达官贵人多住在皇城附近。于是便渐渐成了如今格局。”

杨皓点头说:“小官自然想要住得离大官近。商贾想要攀着官儿,自然也要往边上凑。”

黄校尉呵呵笑着说:“正是这理。杨兄弟可知平康坊?”

“耳熟,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我卖个关子。”黄校尉说。“杨兄弟刚还俗返乡,应当尚未成亲吧。”

杨皓笑说:“如今我立了户,却还住在家父家中。可谓是连片瓦都没,怎么娶亲?”

“那便好。”

“什么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相关阅读More+

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

陆灵均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绍宋

榴弹怕水

覆汉

榴弹怕水